本报讯(记者丁乐)连日来,我市持续高温,中暑病人不断增加。记者了解到,自入伏以来,我市各医院急诊内科接诊的中暑患者呈上升趋势。而近日最高温度超过40℃的高温天,更使得中暑患者的数量大幅增加。
中暑患者激增 以高龄体弱人群为主
7月28日上午,记者前往市人民医院急诊内科,病房里有多位因中暑在医院治疗的患者。“大概从23、24日开始,中暑患者人数突然增加,平均每天都要接收十几例轻重程度不等的中暑患者,大多数都是高龄体弱老年人。”市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主治医师唐义龙告诉记者。
“昨天下午(7月27日)3点,一名76岁的聋哑老人被120急救车送来,当时老人昏迷不醒,呼吸、血压情况都非常差,最高体温一度达到40.5℃,这已经是热衰竭的症状了。”唐义龙表示,根据患者情况,立即将其转入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抢救治疗,“据了解,这名老人当时在室外,下午1点钟左右昏倒在路边,路人发现后拨打120送来的。”
据唐义龙介绍,收治入院的中暑患者中,除了在室外高温环境下晕倒的,也不乏有不开空调、电扇而在室内导致中暑的情况。“有位七十多岁的退休老人,家里条件不太好,没有安装空调,24日下午因为烦躁不安、高热被家人送来医院。经过抢救后老人状况好转,三天后又突发脑梗死,现在仍在住院治疗。”唐义龙说道。“高龄人群本身基础病较多,高温环境下耐受力差,身体散热功能减退,而且生活习惯节约,不愿意开空调,容易中暑甚至患上热射病。”
增强防暑意识 尤其要关注高龄体弱老人
唐义龙介绍,一般来说,中暑主要分为三种——热痉挛、热衰竭、热射病。热痉挛主要表现为头晕、腿抽筋、肌肉酸痛等,一般通过降温、补水、适当休息,症状会有所缓解。热衰竭则因为大量出汗导致体温调节散热功能障碍,出现高热、急性肾功能不全、甚至昏迷等中度中暑症状,此时患者需要住院治疗。而热射病更为严重,可能会引起患者急性多脏器功能不全,随时危及患者的生命,死亡率达到80%以上,必须紧急送往医院救治,对症治疗。
“高温天气,要增强防暑意识,避免中暑。”唐医生建议,预防中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第一,尽量待在较为舒适的低温环境下,避免从事高温下、通风不良处强体力劳动;第二,高温环境下如果出汗较多,必须补充充足水分,比如矿泉水、盐水等,避免电解质紊乱;第三,也可以常备一些藿香正气液等解暑药品。
“酷暑天气,子女更要多关注老人的身体健康。老人自身生活自理能力下降,需要子女去关心、照顾,预防老人出现中暑。”唐医生说道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地 址:安徽省池州市百牙中路3号
乘车路线:汽车站(火车站)乘坐7路车在百荷公园站下车,步行183米,乘坐5路、8路、10路、11路、18路公交在池州市人民医院站下
投诉电话:15339661559 行风监督电话:0566-2812293(工作时间拨打) 综合事务电话:0566-2816080(工作时间拨打)
池州市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皖公网安备34170002000037号 皖ICP备19000375号-1 技术支持:商网信息